国家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的总工程师徐忠先生在《广播电视信息》杂志2014年6月刊上发表了《关于地面数字电视发展的思考》一文,文章简要介绍了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现状,针对地面数字电视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全文如下:
关于地面数字电视发展的思考
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 徐忠
电视是宣传及娱乐的主要途径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电视机保有量近4亿台,而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仅有约1.6亿户,主要分布在城镇。随着我国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广大的农村及城郊居民需要更加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地面数字电视是解决这一问题最便捷、安全和有效的手段。地面电视广播对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村地区群众的广播电视基本收视权益,提高人民素质、普及科技知识、培育健康文化生活、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1 地面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地面数字电视发展至今已逐渐形成3种格局。其一为广电总局牵头,总局直属无线电台管理局负责具体实施,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天津、上海、沈阳、青岛、秦皇岛以及深圳和广州等城市进行了中央节目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建设一期工程,并向300个地级市进行延伸建设。该项目完成了全国337个城市以及10个县的中央节目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站点建设任务,同时,在石家庄、太原、长春、兰州、南昌等5个城市的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中采用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AVS信源编码标准实验;2010年,配合总局直播星项目,在宁夏、内蒙古等省份与直播星开展了“户户通”双模播出,目前共发展了约600万双模用户。其二为在发改委的支持下,重庆、深圳、江苏、宁夏、云南等省市进行了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示范网建设;其三为由部分省广电部门牵头或筹集资金,开展了一些地面数字电视试验网的建设,如四川、青海省等。
在运营方式上,除总局主导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采用了全免费公益服务运行外,各地方已开播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基本上都引入了市场机制,采取免费公益+商业运营的模式,在保障公益广播的前提下,收取部分维护费用,并结合政府对农村的补贴,持续地提供高质量的信号覆盖、更多的电视节目内容和更好的用户服务。经过几年的摸索,大部分运营主体均积累了不少的运营经验,为实现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可持续发展探索着一种新的模式。
2 发展中的问题
中国拥有超过13亿人口,3.78亿户家庭,有线电视用户只有1.6亿户,还有约2亿户不能接收到有线电视节目,这一庞大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而地面数字电视仍然是未来这部分人群收看广播电视的主要手段之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下发的《关于普及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境内市场销售的40英寸及以上的电视机应具备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自2015年1月1日起,在境内市场销售的所有尺寸电视机都应具备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在上述截止日期之前生产的不具备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的库存产品,在销售时应配送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据专业咨询机构预测, 2011年中国地面数字电视终端数量接近3千万台,到2015年中国地面数字电视端数量将超过1亿台,相关需求将迅速膨胀,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地面数字电视实际的发展与预测的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缺乏规范的整体发展思路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2006年颁布至今,已经过去8年之久,而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出台缓慢,无法适应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节奏,其中包括对地面数字电视播出内容的有关政策不明确,在广电事业发展过程中,地面数字电视一直被边缘化,处于不断为有线电视、CMMB让路的境地。
2.2 受到传统体制的制约
我国目前的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体制,实行的是基于模拟条件下的“四级办”模式,资源分散,投入不足,从而造成各地地面数字电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运行模式多种多样,势必影响地面数字电视在全国的均衡发展。
2.3 终端产业发展缓慢
政策的不明朗也直接导致了终端产业发展的缓慢,再加上缺乏后续的大资金支持,全国各地的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方案自成一体,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管理次序,结果很多地方自主选定使用频率,造成相邻的市、县之间频率相互干扰,技术体系混乱,各自为政,使用的发射系统、编码系统、加密系统都不尽相同,这些都成为了未来终端产业规模发展的严重阻碍。
2.4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通信、无线宽带网络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地面数字电视传统应用模式单一化缺陷日益突出,传统的单向广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广大用户不断增长的个性化收视需求。同时,各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交流媒介的多样性也降低了地面数字电视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建议
3.1理顺与有线、直播卫星之间的关系
有线电视建设、维护成本高,在居住相对分散的农村地区推广有线电视,其收视费很难维持网络的正常运营,而对大部分农村用户来说,仍难以接受收费看电视,这进一步增加了有线电视在农村地区的经营难度;直播卫星覆盖面广,但没有本地节目,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基本收视需求及各地方政府政务传播的要求。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地面电视相互补充,能够更有效、快捷地解决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并与其他形式的传播途径一道,满足用户差异化收视需求,最终形成有线、地面、卫星立体覆盖、良性竞争的格局。
3.2 满足公益,兼顾运营
地面电视广播数字化后频谱利用率大幅提高,抗干扰能力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送节目多、节目清晰、支持移动接收等,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低、覆盖面广、接收灵活,对数字电视产业来说,开辟了传媒新疆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产业经营模式。如果仍然以模拟的思维模式来管理地面数字电视,对行业的发展会带来极大的阻碍。
公益是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不把利润最大化当作首要目标,而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广播电视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其定位首先应该是公益的。我国政府多年来推动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在提高公众文化娱乐水平的同时,将各级政府的声音传送到千家万户。地面数字电视通过公共频谱资源传输,更应该保证电视广播的公益性。
公益不等于免费,实践证明免费往往做不好公益,反而会造成国家资金和资源的更大浪费。完全由政府行政主导的地面数字电视免费公益广播很大程度会流于形式、效率低下,无人对覆盖情况、接收内容及效果负责,政府每年需要巨大投入来维持网络运行,公众很难从中获益。
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打破行业进入壁垒,促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企业公平竞争,在竞争性领域坚持市场化运行,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增强信息消费发展的内生动力。
不可否认我国有线电视广播的公益性。与有线电视类似,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引入经营理念,采取市场化运行。运营主体适当收取服务、维护费用,满足国家免费节目播出要求,通过专业的服务,保障网络的覆盖要求和质量及用户的接收效果,播送数量合理、内容丰富的节目,满足了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收视需求,更重要的,使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可持续、长效地存在和发展,并基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平台构建各级政府政务发布平台和应急广播系统。
3.3全盘考虑,统筹规划
进一步加快完善地面数字电视全国无线频率规划,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同时支持多频网和单频网两种组网方式。由于具有良好网络覆盖效果以及较高的频谱使用效率,单频网将会成为未来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建设的主流应用形式。基于单频网,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运营部门可进一步提供具有区域特色的广播电视新业务。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区域间交流的加强,未来区域性的、甚至全国范围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建设需求将日益迫切,为此,在地面数字电视实施过程中,需要全国范围统筹考虑,开展区域性或全国范围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充分利用UHF这一优质频率资源,为广电行业优化频率配置、适应三网融合发展提供不可多得的战略性资源。
在网络覆盖层面,可充分利用总局在中央节目农村覆盖工作中所完善和改造的发射台站的基础设施,在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缩短建设时间和降低建设复杂度。
在技术发展层面,不应仅仅考虑某个技术环节技术性能的提升,应综合考虑体系结构、信号处理、网络融合、终端互动等各方面因素,同时考虑与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的相互支撑,以满足社会、广播者、消费者对电视的各种需求。